新闻网

1976年中国大事记

1976年中国大事记

1976年中国大事记-埃及开罗发生爆炸

11月4日,复旦大学师生朋友圈放映了一张“院士评奖归来”的图片。图为11月3日,刚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他很低调,证书放在帆布包里,又开始工作了。”赵教授领奖后回到上海,今天一早就去上学了。记者了解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赵东元教授以低调和坚韧走到了今天……“神奇”实验团队3万元起步。1998年,35岁的赵东元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完成博士后工作,直接从洛杉矶飞往上海。这是东北人第一次来上海。在国内众多顶尖大学中,他选择了复旦大学。在上海的23年里,他从一名年轻的研究员成长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2000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授予杰出青年基金,同年被教育部授予特聘教授称号。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44岁的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赵东元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化学西楼工作。赵东元还记得,刚到复旦大学时,国内外科研条件差距很大。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学校为他提供了3万元的科研经费。他买了一台电脑,很快就坐在简陋的催化大楼的办公室里,开始写研究计划。与五名本科生一起,他开始研究功能性介孔材料的创造和合成。"整个合成过程非常复杂,就像撞上了一个黑匣子."赵东元花了五年时间让他的团队变得“异想天开”。后来,他回忆起来,发现自己和团队在之前的四年里几乎都在“绕路”。历史专业的学生给化学家团队带来了一个“转折点”。谁也想象不到“转折点”会来自复旦大学历史系的一个本科生。2002年,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本科生转专业制度。当时,热爱化学、高考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历史系学生顾东申请转到化学系,选择了赵东元做导师。赵东元不仅拒绝,而且还表示欢迎。时隔十几年,如今已是武汉大学教授的顾东,回忆起十几年前的那个深夜,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那天,他用一种非常规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一组非常漂亮的数据。受到学生的启发,赵东元打开了自己的思路。2005年,赵东元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有机-无机自组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的新方法,并公开了实验方法。该方法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科研机构采用类似方法对介孔聚合物和碳材料进行跟踪研究,发表论文4万余篇。国际学术界评价这一研究的贡献为“先锋”、“里程碑”和“突破”。赵东元的研究小组也突然变得“炙手可热”。成员根据项目成果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引用3万余次。虽然从事基础研究,但赵东元的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后期持续降本后,赵东元团队将科研成果投入工业化生产并进行大规模准备。例如,使用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大大提高了重油的转化效率。该项目全国推广后,中石化每年可增产优质成品油约150万吨;介孔碳和介孔高分子材料,吨级产量,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已在北京奥运会LED路灯和上海世博会电动汽车上得到示范。介孔材料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环境治理、电子垫 有一次,他带着儿子去乐高世界玩,看到各种大尺寸的组装部件,他就想,自己还能不能在微观世界里用各种功能基元打洞?后来,他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介孔材料合成方法论中的——模块化组装。他又一次去医院看望一个韧带断裂的病人。医生需要用聚合物韧带连接断裂的部分,然后让韧带再次生长。他开始怀疑自己能否定向移植这两个洞。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做出大胆的假设,一起仔细验证,在微观环境中寻找可以慢慢诱发这两个洞的材料,然后通过化学作用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目前,这项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1980年,赵东元还是吉林大学的一名本科生。赵东元出生在沈阳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没有接受过任何特殊的训练,但他从小就喜欢问问题,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因此,他还特别鼓励年轻的大学生和青少年敢于“异想天开”。因此,即使忙于工作,他也没有放弃科普。从给中学生讲课、录制网络课程,到编辑《十万个为什么(第六卷)》,他从未落下任何能激励年轻人的东西。他从不给学生设限。平时在指导学生科研时,他会给学生一个大致的方向,但不会具体告诉他们怎么做,鼓励他们自由探索。顾东记得有一次为了发文章,他联系了国外的赵老师,没想到老师马上就回复了。中国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了。赵东元也坚持了17年的本科生课程,每周两次,他几乎从未缺席过。即使他前一天在另一个地方开会,他也必须连夜飞回教室。赵东元说:“我真的很愿意做科学研究,因为科学研究面对的都是新事物,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很多同学发邮件问他:在你们实验室工作的条件是什么?赵东元惠:没别的了。我唯一的条件是你要热爱科学,有兴趣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